3月6日讯,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采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技术(简称“磁波刀”),为一位以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无创治疗。
这位幸运的患者是一位79岁的泉州安溪老大爷,经过约1小时的影像精准定位和短暂的超声聚焦治疗,其偏侧肢体震颤症状即刻显著改善,术后恢复迅速,行走自如,充分展现了磁波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此次治疗的成功,得益于华西厦门医院的神经精神疾病中心的多学科MDT诊疗团队临床专家的紧密协作和强强联合,专家团队来自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、精神科、影像科、神经功能检测与神经调控中心等。
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项目,结合区域医疗服务需求与华西医疗资源优势,引进了先进的磁波刀治疗系统,并迅速开展了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。磁波刀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无创治疗方式,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。磁波刀治疗无需开刀,患者全程清醒,术后恢复快,极大降低了传统手术的风险和负担。
首批受益者李先生,六年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,表现为左下肢不自主抖动、肢体僵硬,于一年前又出现左上肢抖动,行走缓慢、不稳。
经过磁波刀手术治疗后,李先生直言:“昨天一觉睡到自然醒,六年多了,从没睡过这么香的觉!不仅身体有力,胃口也变好了。”
术后复查完颅脑核磁共振,仅一天后便办理了出院手续。

磁波刀技术的引入,不仅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,也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神经疾病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推广,拓展适应症范围,更多患者将从中受益,享受无创治疗带来的福音。
延伸阅读:磁波刀技术简介
磁波刀是什么?

磁波刀技术是近年来全球热门的神经调控技术,该治疗系统将高强度聚焦超声(HIFU)和磁共振成像(MRI)相融合,先通过MRI精准定位至治疗靶点,然后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病灶达到治疗目的。“磁波刀”虽然名字里面有“刀”,但其实这种疗法是不需要开颅或钻孔,也没有任何植入物。
脑部“磁波刀”治疗系统已通过欧洲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韩国、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部门审批,在全球百余家知名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,为超过万名功能神经性、精神类疾病患者实施了安全无创的脑部手术。
磁波刀的工作原理

治疗大致过程是:在磁共振不间断扫描监测下,引导头盔内阵列式超声换能器发射高强度聚焦超声,并聚焦于脑内治疗靶点。经过定位扫描、靶点设定、术前计划融合、温度校正、热消融等几个步骤完成整个治疗过程。患者无需全麻,全过程保持清醒,可以和医生交流治疗感受,医生也可以即时观察疗效,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。
磁波刀的优势

与传统脑部手术相比,磁波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:
1、无创
· 不开刀
· 无植入物
2、精准
· 利用磁共振成像(MRI)精准定位治疗靶点并准确控制调控点的大小(2-5mm)和位置(精度<1mm)
3、安全
· 实时热反馈,持续监控靶点温度保障患者安全
· 无出血和感染风险
· 无需全身麻醉,治疗全程保持清醒
· 严重不良反应比例远低于传统脑部手术
4、高效
· 日间手术,治疗时间只需2-3小时
· 单次治疗即可见效
· 术后恢复时间短
患者需由医生进行门诊专业评估后,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磁波刀治疗。